您好,欢迎来到管城中医院 糖尿病治疗中心!
俗语说: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中医专家认为,春季,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节;同时,春季也是细菌病毒活跃的季节,因此也是小心预防疾病的季节。专家提醒,春季养生,重在疏肝健脾,应注意饮食清淡少油腻,最好多喝花茶少动怒,尤其是对孩子不宜动辄责骂,应多些鼓励,更利于其萌发意志。此外,春天不宜宅在家里,适宜出游和户外活动。
养生法则:
重在疏肝健脾
春季肝需要疏泄,因而通常说春气通肝。如果肝气郁结,不仅容易诱发精神疾病,而且,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,木克土,而土主脾,因此,如果肝火太盛,就会伤脾,导致脾虚,而脾又主管运化,如果运化不好,身体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,相反,如果脾旺,则不受邪。因此,春天最重要的是养生法则是疏肝健脾。
情绪:
少责骂孩子批评下属
肝藏血、主疏泄,主管情绪变化。在春天,如果肝火太旺,就易怒,同时,怒气太大又会伤肝,形成恶性循环。因此,如果春季肝气郁结或大动肝火,都会损伤肝脏。
春天保持心情愉悦和舒畅十分重要,最好不要随便发火骂人,不宜随便批评下属,也不要动辄责骂孩子,否则,大家都容易火大伤肝,伤人又伤己。一年之计在于春不是没有道理的,春天正好是立志的好时节,这个季节最好不要挫败下属或孩子的积极性。
饮食:
多吃绿颜色的食物
春天疏肝健脾,一定要保持饮食清淡,忌油腻,在烹饪时要少油少炸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食物大体可分为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,其中,青色入肝。因此,春天可多吃绿颜色的食物,如绿叶蔬菜、青瓜等,对养肝有好处。淮山、茯苓、薏米则有健脾化温的作用,可以多吃。对于广东人来说,可多吃扁豆、薏米、车前草、紫苏叶等祛湿的食物。
食物有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五味,其中,辛甘食物有利于养肝护脾,酸性食物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。因此,春天可适量减少吃味酸的食物。味甘的食物中,谷类包括糯米、黑米、高粱、黍米、燕麦、麦芽;蔬果类包括刀豆、南瓜、扁豆、红枣、桂圆、核桃、栗子。最好多吃鱼。
在水果的选择上,春天宜多吃苹果、橙、柚子,但应少吃芒果、榴莲等黏滞的水果。
特别推荐喝花茶疏肝。玫瑰花茶和茉莉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,尤其是感觉心情不舒畅时,喝玫瑰花茶效果最好。如果感觉肝火太旺、怒气冲天时,则可以喝一种广东特有的素馨花茶。虽然素馨花茶的味道比较苦,但疏肝效果比玫瑰花茶还要好。
此外,因为麦芽具有疏肝消积的作用,适合日常饮用。尤其是孩子,煮汤时放一点生麦芽,消积的效果比较好。
出行:
多春游,但衣服别减得太快
春天多风,是一个适宜出游和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节,尤其是对于小朋友来说,多出去春游,有利于舒展身体。春天最好不要老宅在家里。但他同时又提醒,平常说的春捂秋冻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因此,尽管户外活动增多了,但衣服不要减得太快,特别是老人和孩子。否则,容易造成身体失调,容易感冒、发烧。
解春困:
多运动,适当吃活血益气的食物
春天容易犯困,要解除春困,首先要适当运动,让气血运行;其次,居住环境要多通风、除湿,因为湿会困脾;第三,可适当吃一些活血的食物,比如花旗参或田七炖鸡,可益气活血,同时,可以多吃鱼类,另外豆腐、马铃薯、香菇、油菜、洋葱、茄子、南瓜、萝卜、牛奶、苹果、梨、香蕉、樱桃等也有助于缓解春困。此外,咖啡、薰衣草柠檬茶、蜂蜜菊花茶、花旗参茶也都可赶走春困。
犯困时,可按压位于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位于手掌心的劳宫穴,时间各为1~2分钟,出现酸、麻、胀的感觉即可。这两个穴位都是醒脑开窍之穴。他说,此外,还可以按摩面部的太阳穴、耳后的风池穴,以及鼻唇沟的人中穴各1~2分钟,也可舒筋活血,缓解春困。
防病:
预防呼吸道和胃肠系统疾病
众所周知,春天也是细菌和病毒最活跃的季节。因此,要小心预防疾病。首先是呼吸系统疾病,要注意加减衣服,增加体质;其次是肠胃疾病,食物隔餐一定要放冰箱,并一定要加热再吃;第三是过敏性疾病,要远离花粉、尘螨等过敏源。